新年致读者
2008-01-03 14:34:51| 分类:
他人日志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新年致读者
文 周兼明
新春将至,又是一年初始时。
日升月落,大河奔腾,嫩草在寒冰下等待发芽。
一切生灵都有自己的感悟,万物皆有其运行的轨迹。
在历经7年的成长运行后,《凤凰周刊》也由青涩转望成熟,由懵懂迈向睿智,迎来自己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。新的一年里,我们希望在依托世界华人社会博大深厚的政经氛围、背靠港澳台清新开放文化的双重优势下,完成一个抱负青年的成长与理想的释放——
在过往的一年乃至多年,我们看到,在这个百年难遇的大变革时代,中国取得了令世界各国瞩目的骄人成就,上至GDP神话式增长、“嫦娥”奔月的实现,下及农业税的取消、义务教育的普及,种种创新和进步都是历史性的;我们也看到,大变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、利益集团与权贵合谋、体制改革遭遇瓶颈、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碎片化……没有一个问题不是深远而沉重的。
于是,我们思考,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的门口已徘徊了近百年,还要徘徊多久?究竟什么时候,又该以什么形式才能完成那最后的临门一脚?
我们困惑,从历史的长河看,100多年前有皇帝,50多年前有因言获罪的“反右”,30多年前有斗私批修的“文革”,到今天,有了互联网和“地球村”,对此,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?要不要立足大历史的视角,解读社会进程的快慢?又如何沿着人类文明的轨迹,去推进社会的发展?
我们沉思,当下的一切问题,最终都能找到和文化的内在关联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新生是不靠内在文化体系发动,单靠与外来文化接轨就能完成的。那么,作为一本时政、财经、文化类综合大刊,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解构传统文化,吸纳西方文化?如何混血、重构全新的现代社会文化价值体系,以尽到一个媒体人理应引领公众进行理性思维的责任?
由是,我们再次找到热血——承载民族根本,理性启蒙;再次坚定目标——关注民生,提供视野,重构文化。
在新的一年里,我们将加大时政民生新闻的独立调查频度、深度和篇幅,以灵敏的触角,为读者提供对社会最多元最纵深的认识;将继续等距离关注海峡两岸三地,力求让大陆人看到并理解——港台人眼中的港台,让港台人看到并理解——大陆人眼中的大陆;将致力重塑与创造超越不同意识形态、不同地域,为当下华人社会群体乐于接受的价值观,以及不偏不倚不浮不躁的理性思维模式;将一以贯之地关注、研究和反省社会问题,兼顾批评和建设性意见,不仅从现实的,还要从历史的和哲学的高度,提供剖析复杂社会问题的多元答案。我们不敢妄断,自己就一定能洞察或拥有真理,但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条信息,静心倾听时代的脉搏,一步步贴近真相、真实与真理。在这个“娱乐至死”的时代,我们希望自己带来的不是轻浮的吟唱,而是严肃的乐章,有真实、有沉重、有隽永,更有时空穿透力。我们冀望给读者的,不是一时的快感与满足,而是长久的回味与思索。
当然,仅凭我们自己,永远达不到这个水准,因此,我们渴望并诚邀海内外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仁人志士,都能加入我们的撰稿队伍,与我们共守一个理念,为时代赋予每个读书人的使命而不舍地付出。
或许,仅有这些,也还不够,那么,我们需要加上您——每个读者的参与。文化是有传染性的,当你投入、理解、转述《凤凰周刊》的瞬间,凤凰,一个浴火重生的故事,一个不朽的理想和追求,一种不死的精神和灵魂,就已经在飞扬了,您和我们,也都在那一瞬间成长了,茁壮了。不是么?
新年伊始,愿以此共勉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